康聯預防醫學
立達診所 周孫立醫師
你曾經感覺到莫名的心悸胸悶,卻搞不清楚身體造成心悸胸悶的原因嗎?胸悶是一種主觀的感覺,類似呼吸費力或氣不夠用,似乎被石頭壓住胸膛,甚至發生呼吸困難,這可能是身體器官的功能性表現,也可能是人體發生疾病的早期症狀之一。
心悸胸悶發生狀況
心悸是指在普通無意識特別注意的情況之下,對自身心臟的搏動感覺到不舒適的一種自覺症狀,引起心悸的原因有很多種,其中最常見的是竇性心搏過速,如過度用力、過度興奮時都有可能發生,其他像是緊張、貧血、身體虛弱、甲狀腺功能亢進等都有可能造成心悸。
心悸主要是因為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原因,造成循環系統產生自律神經或體液性的調節作用,進而引起原發性的血管作用,或者是引起繼發性的心搏動數的變化情形出現,最後會讓人感覺到心跳異常的快速或不舒適感,稱之為心悸的發生機轉。
心悸胸悶非老年人專屬
很多人認為心悸胸悶是好發於老年人,可是現在發現很多年輕女性也常出現心悸胸悶等症狀,而且很多還查不出來原因。一般來說,年輕的女性發生心悸胸悶仍要及時去醫院檢查,如果未發現器質性的病變,那就要加強體能鍛鍊,學習調整生活工作的心態,保持心情舒暢,就可以有效的治療心悸胸悶了。
心肌梗塞的前兆
心肌梗塞是心臟血管疾病中常見的急症之一,也是器質性病變須優先排除的。心肌梗塞是血栓阻塞心臟血管而造成的;血管阻塞一定時間後,便會造成心臟肌肉壞死,進一步引起心臟功能受損,嚴重者還會產生休克。有胸痛、胸悶、呼吸困難、 頭暈、疲倦、冒冷汗、心悸、上腹不適、噁心、嘔吐等情形的人要小心,這些徵候很可能是心肌梗塞的症狀或前兆,應趕快就醫檢查,透過詳細的病史,身體、抽血檢查和心電圖、X光等檢查,排除心肌梗塞的可能。
另外,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、肥胖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血中膽固醇過高、腎功能不全、抽煙、冠心症家族史,危險因子越多,發生心肌梗塞的機會就越高。因此預防心肌梗塞的重點之一,就是要嚴格控制這些危險因子,包括避免體重過重與抽煙、適度運動、飲食控制、與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血中膽固醇過高的治療與追蹤,並養成定期做身體檢查的習慣,預防勝於治療。
心悸的原因
- 生理性的心悸
運動、工作、姿勢的變換、大便、精神亢奮、性行為、抽煙、大吃大喝、溫度、氣壓、懷孕、生產等,都有可能讓心臟的活動變大,產生強而有力的心臟跳動,因而感到心悸之出現。 - 心臟疾患所造成的心悸
- 心房顫動、心室阻斷等心臟疾病,會造成心臟剎那間的停止,胸部也頓時會有壓痛感,除了心悸,也會造成如頭暈,昏迷等情形。
- 主動脈閉鎖不全、僧帽瓣閉鎖不全、心衰竭等疾病,這些屬於心室血液輸出有異常的病,也都會伴隨著心悸的情形。
- 循環系統之外的器質性病變所引發的心悸
- 甲狀腺功能亢進,會讓身體加速代謝,組織耗氧量增加,心輸出則會變大,心搏動亦會增大增強。
- 貧血可能造成身體的缺氧情形,進而代償以增加心臟搏動及心輸出血液量來補償,進而產生心悸的感受。
- 發燒也會使得身體的代謝功能亢進,增加心搏出血液量。
- 低血糖、褐色細胞腫,或其他呼吸器官的疾病,也可能引起心悸。
- 藥品或嗜好品所引起的心悸
- 使用甲狀腺製劑,毛地黃等藥品,或者是香煙,咖啡,茶,酒精等嗜好品,也都有可能造成心悸的問題出現。
- 心因性的心悸
- 神經的不安定症,神經循環無力症等,或者是心臟方面的神經問題,都有可能感受到心悸,胸悶等不安的身體不適症狀。
心悸的治療及處理
- 生活上的安靜治療
如減少生活上的一些可能引發心悸的誘因,如抽煙、喝酒、寒冷、刺激性的談話或電視節目的收看,儘量安排舒適的生活環境及身體的姿勢。 - 精神上的安定治療
儘量減少不安的感受,了解到心悸可能發生的特性,還有可能的前驅症狀,自我監控自己的心跳、血壓等生理數值,以最安定正常的心情及態度來面對心悸。 - 依症狀所給予的藥物治療
如鎮定劑、自律神經安定劑、強心配糖體、鐵劑、利尿劑、抗心律不整藥劑等的使用。 - 家人的支持及關心
心悸對於患者而言,會造成極大的痛苦及不安的感受,這時,隨了醫護人員所給予正面肯定的指導以外,也同時需要家人細心的傾聽及用心的關懷,這點可以給心悸的患者很大的心理支持。 - 氧氣治療
若真的嚴重及必要時方施行氧氣治療法,同時也要小心副作用出現。
心悸症狀發生時需注意
- 是否感覺心臟跳動速度非常快且伴隨有胸痛、氣喘、頭暈、盜汗、血壓降低,甚至昏倒的情況,這通常意味著嚴重的心律不整。
- 心悸的感覺是心臟連續快速的跳動或是突然、短暫的心臟強力收縮,間歇性的頓一下的感覺。前者可能是心搏過速,而後者通常是心臟早期收縮所引起。
- 心悸發生時嘗試摸自己的脈膊,看一分鐘跳幾下、規律否、是否會停頓等。
- 心悸發作的頻率、持續的時間;是否有誘發因素。
關於作者
康聯預防醫學
立達診所 周孫立醫師
主治專長
- 各類內科及外科急症
- 創傷之急救與治療
- 兒科急症
- 臨床毒物學
- 癲癇症及各類神經學病患
學歷
-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
- 台大醫學院生理學研究所碩士
經歷
- 衛福部雙和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
- 台灣急診醫學會專科醫師
- 台北醫學大學臨床講師
-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科研究醫師
主題圖片:Graphicstock